主要內容頂部
寶石質地

如何匯聚資源將香港發展成全球藝術中心

財富規劃
慈善事業
藝術
慈善活動

如何匯聚資源將香港發展成全球藝術中心

2023年2月6日

反思藝術投資,建構蓬勃生態圈,支持文化藝術長遠發展

文化藝術在香港的發展源遠流長,並非曇花一現的風尚;在過去10年間,藝術發展更上一層樓,突顯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歷年在港舉辦的多項國際藝術博覽和交易會,加上近期兩座世界級博物館開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隨著本地藝術社群的蓬勃發展,私營資金、慈善基金等如何幫助可持續生態圈的加速發展,為這個全球文化中心增添活力? 

培養藝術欣賞文化

藝術界人士認為,香港很多博物館、藝術表演和其他文化團體均依賴公共資金營運,究其原因,是大眾仍未充分認識藝術文化的社會價值。  

這種觀念在參觀者對於付費觀賞藝術品的態度上可見一斑。M+博物館開幕之初免費向公眾開放,一年後才開始收費。雖然很多人仍然希望在香港觀賞世界級展覽,卻不太願意購票入場,然而出外旅行時,他們卻樂意付費參觀展覽。

一般人都誤以為博物館有豐厚的資助。一新美術館是致力提倡中國文化藝術的私營美術館,其創辦人、慈善家孫燕華表示:「長期以來,香港最有名的博物館都靠公共資金運作,透過捐贈支持博物館的文化尚未建立,這需要大家培養。」

事實上,即使公共博物館獲得政府的資助,但非常需要私營資金支持定期舉辦新的展覽和維持日常運作。

M+博物館主席陳智思闡明,博物館的主要營運成本在於管理藏品,包括租賃、保險、展示和儲存。除此之外,博物館還要負擔薪酬、建築維修、策展、藏品保護和研究等營運開支。

化藝術為職業?

儘管香港培養了何藩、陳幼堅和謝淑妮等眾多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和創意人士,然而普羅大眾仍覺得藝術不是明智的職業選擇。  

陳智思回憶大學畢業後回港,笑言:「當年向父母的朋友介紹自己大學讀的是工作室藝術,真的很尷尬。」雖然他對自己的專業充滿熱情,久而久之也開始避談這個主修科目,免得被質疑藝術能否成為一個賴以維生的專業。

這段軼事反映了香港對文化與藝術的看法:大眾輕視文化與藝術,並質疑這個職業選擇。因此,我們實在有必要審視文化與藝術對香港的價值以及對社會的裨益。

文化藝術對社會的效益

文化與藝術的意義不僅在於個人層面,在整個社會層面上也能夠推動學習和了解歷史、保持精神健康、支持個人成長……換句話說,藝術可從多方面啟發人心。藝術的重要性體現在以創意把不同個體連繫起來,塑造新的視角,以及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藝術也是促進跨文化交流的絕佳方式。誠如法國文化協會年度藝術節「法國五月」的合作伙伴項目主管莊潔雅(Claire Johnson)所言,該活動不僅是在港推廣法國文化的平台,也展示本地藝術家的成就。

改變生命

亞洲著名演藝教育機構香港青年藝術協會(HKYAF)演藝部門主管鐘胤淇分享了藝術如何為香港的弱勢和貧困青年創造機會。

從一個香港女孩獲獎學金到英國學習藝術表演,到最近在Netflix劇集中擔任主角的事例可以說明,藝術不僅可讓人發展才華,還能增強自信,培養重要的軟技能。

HKYAF曾有一名學生,自學節奏口技成才,但排練時總是遲到。原來他遲到是因為父母反對他參與藝術活動,所以每次都要偷偷出去排練。與HKYAF的老師通電話後,他父母終於同意讓兒子繼續排練,後來看到兒子在HKYAF音樂會上的出色表現,他們也感到欣慰。鐘胤淇說:「這個男孩將來未必會以節奏口技為職業,但有人願意支持和相信他,會幫助他建立歸屬感和自信,這些積極力量將伴隨他一生。」 

從這一事例可見,對處於人生成長期的年輕人,藝術在自信和情感發展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

投資藝術教育 帶動積極變革

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雙語學習機構,一直與本港基層學校合作推廣藝術教育。AFTEC行政總裁邱歡智表示:「我們需要投資高品質的藝術教育,培育創意思維和提高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從而提升公營及私營機構在藝術上的投資回報。」 

AFTEC多年來致力優化創意學習系統,演化成至今在本地10間小學推行的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以及一個以劇本為框架、激發中學生討論和培養慎思明辨的計劃。AFTEC與香港新界西北天水圍區的基層小學合作,項目其中一環以《清明上河圖》這一歷史悠久的畫卷作啟發教材,鼓勵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藉製作戲服作為中國語文的延伸學習。若要改變人們對藝術的普遍觀感,我們需要有更多類似的舉措,讓藝術教育更生活化,帶來更多可能性。

投資藝術有不同方式

教育固然是建構可持續藝術生態圈的重要根基,但支持本地藝術家和畫廊也很重要。支持的方式可包括鼓勵成功的畫廊回饋業界,培養本地人才,例如幫助新晉藝術家建立知名度,為他們提供展覽場地、專業指導,以及創意合作的機會等。

財富擁有者還可以探索混合融資方案,促進藝術行業發展。例如,通過建設-經營-轉讓(BOT)模式為大型文化機構的發展提供資金,運用他們在營銷和觀眾培育方面的經驗吸引更多贊助人。在這些項目達到商業營運基礎後,就可將經營權交還給政府。 

推動多元文化長遠發展

香港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藝術中心,也是全球藝術界匯聚和合作的樞紐。

致力在香港及全球推廣中國藝術家的藝倡畫廊(Alisan Fine Arts)主持人姚金昌玲表示,過去20年,許多海外策展人和收藏家都樂意回到香港,與本土及區內藝術家合作。正是這種氛圍,令香港得以發展成藝術中心,因此我們需要做更多工作來維護香港的藝術聲譽。 

一方面,香港需要私營資金支持教育,從根本上改變大眾對藝術的看法。另一方面,現有的文化機構也需要資金來維持運作,以及更有效地向公眾推廣,並創作出可以體現香港文化交流潛力的活動。 

憑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地理優勢,香港擁有絕佳機會,發展成為中國和全球文化藝術交流的中心。這裏擁有無窮的可能性,只待我們坐言起行,支持香港藝術可持續發展。 

本網站所載資料提述在部分地區並無提供的服務或產品,或在任何相關地區,其組成部分、方法、結構和條款,以及客戶資格限制有別於其所述者的服務或產品。請聯絡客戶經理,查詢可能向閣下提供的服務和產品詳情。



所使用的「滙豐私人銀行」標籤、「我們」或「本行」是指滙豐環球私人銀行業務,並不代表任何法律實體或關係。

 

本資料與相關滙豐分行提供的特定服務(如有)的條款及條件構成完整文件。

 

本網站所載的任何內容不得被視為買賣任何一般或特定產品、服務或證券的要約、招攬、背書或建議,也不應被視為構成投資意見。

 

請注意,滙豐私人銀行並不提供法律和稅務意見。

 

在繼續瀏覽前,請參閱免責聲明和條款及條件全文。

聆聽您對服務的寶貴意見,對我們意義重大。隨時隨地分享您的想法,了解各項資訊及與我們對話。